【城乡】菱湖下昂集镇故事多,街区有记忆

南浔发布 2018-08-26 18:37:0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本文大概 1468字 阅读需要 3分钟 早上6点,菱湖镇下昂集镇振兴路农贸市场旁的茶水店准时开业,店主姚志明烧一壶水泡一杯茶,开始每天的生意。“这条路最早的时候是条黄泥路,后来是碎石路、柏油路,别看这条路东西两头这么长,可是路太窄了,还不足10米,早上上班车子多,路边还摆满了摊位,有时候堵

本文大概

1468字

阅读需要

3分钟

     早上6点,菱湖镇下昂集镇振兴路农贸市场旁的茶水店准时开业,店主姚志明烧一壶水泡一杯茶,开始每天的生意。“这条路最早的时候是条黄泥路,后来是碎石路、柏油路,别看这条路东西两头这么长,可是路太窄了,还不足10米,早上上班车子多,路边还摆满了摊位,有时候堵上5分钟车还在原地呢。你看现在的马路又宽又阔,都有20多米宽了,想堵车都堵不了咯!”在此开店已有20多年的老姚不无感叹地说。

    

振兴路,东西两头连着公路,主路贯穿集镇,是下昂集镇历史最悠久也是最热闹的老街。那街头响起一声声的叫卖声,早已印在了下昂人的记忆深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就是下昂人生活、购物的中心。在漫长的时光中,老街书写过曾经的热闹与繁荣,践行着熙熙攘攘的商业繁华。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街外观残旧,失去了昔日的风彩。虽几经整治,可道路依旧狭窄,沿街店招依旧杂乱,乱摆摊现象尤其严重。

    

留住“老底子”记忆

留住文化传承

菱湖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下昂集镇因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曾寓居在此而名下昂。青砖黛瓦的房舍,阡陌纵横的河道,展现给世人江南水乡的古典韵味。作为具有笔墨文化传承的古镇,要留住“老底子”的记忆,就要留住文化传承。去年3月,下昂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菱湖镇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悠然水乡,文化下昂”为定位,投资1.6亿元实施古镇改造,着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并重的现代古镇。

如今,从青菱公路西入口进下昂集镇,沿线绿树成荫,街边房屋白墙黛瓦,已是焕然一新。经过了历史打磨的家乡底蕴,愈发深邃而醇厚。

新的“下昂速度”

独有文化气息

1.6公里路段提升、 10万平方米立面改造的振兴路,在建设、交通、供电、水务等15个部门通力合作下,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基本完工了,成就了新的“下昂速度”;平整的道路、书香浓郁的景观小品,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全身雕像,一幅写意的画卷,弥漫着下昂独有的文化气息。“在前期规划设计中我们特别注重空间景观视觉一体化设计,立面采用以米白色为主基调的新中式风格,防盗窗摒弃老旧式样改为复古式样,空调外机位也进行了复古改造,使得整个立面更加融合。”菱湖镇党委副书记邹颖说。“以前沿街的店铺招牌都很乱,新的直接贴在旧的上,这次统一把店招换新,醒目多了。”振兴路上经营水果店的翟小花如是说,“不光店招换新了,马路上的电线杆都拔掉了,你现在集镇上逛一圈,连一根都找不到,真当是太整齐漂亮了!”    

振兴路周边的小区,所有的电线线路都通过管道下埋,沿着共建桥架,统一接入楼道里的一体箱内,再通过软管接入居民家中,过去纠缠交错的“蜘蛛网”已难觅踪影。“这次整治既关注整体风貌的‘面’,又注重店招、雨棚、防盗窗、太阳能、卷帘门、空调外机等‘点’的提升,更力求‘线乱拉’等关键节点的突破,从沿街立面到背街小巷,振兴路得到全面升级。”邹颖说。

商业是叶,文化是根,文化的植入让振兴路更显厚重。

有记忆街区

有故事小镇

赵孟頫像的翻新让一代书画大师的形象愈发的高大瞩目;濒水文化墙的打造,展示着一代书画大家的精深造诣;而赵孟頫纪念馆这处利用老宅改造而成的文化展厅则讲述着他与这座江南水乡小镇密不可分的点滴过往。将文明传承、文化传承与下昂小城镇建设的充分融合,真正打造了有记忆的街区,塑造有故事的小镇,提升了城镇内涵。

细节决定品质,内涵提升气质。点线面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让下昂变得更有吸引力,文化与商业的融合让下昂散发出浓浓的历史感,历经光阴交替的老街形神兼备。经过了环境整治的重新装裱,再一次焕发出光彩。

来源:湖州日报 编辑:高曙瑛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