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公共停车位收费 哗然一片!

湖州楼市发布 2019-11-08 12:12: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子基本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备代步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其中“停车难”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难题。而且,“停车难”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开始向小城市蔓延,汽车飞速增长使停车难问题日益突显。在湖州,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也一直存在。为缓解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子基本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备代步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其中“停车难”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难题。而且,“停车难”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开始向小城市蔓延,汽车飞速增长使停车难问题日益突显。在湖州,中心城区的停车难问题也一直存在。为缓解中心城市停车难问题,行政执法部门会在相应合适的区域和路边划出一定的免费车位,满足广大市民出行,这就是所谓的公免车位。相关部门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制定新的中心城区公免车位划定方案,并新增一定数量的公免车位,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不过公免车位的设置虽然缓解了部分停车难的问题,但“僵尸车”、商户占用等矛盾仍然存在。

2

今年,为解决“停车难”问题,《湖州市“中心城区停车难”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方案在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新建公共停车场,增设停车位,着力推进智能化服务的同时,将发挥收费杠杆作用,推进停车诱导和自动收费系统建设,实行不同区域、时段阶梯化有偿停车服务,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自2019年9月2日起,中心城区的城市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包括车行道及人行道)的智能化改造和管理工作已正式移交给市城市集团,并且将于2019年11月1日起,除已收费的咪表泊位外,其它包括人行道在内的城市道路公共停车泊位开始实行市场化有偿收费。免费停车的“午餐”取消了!上个月底,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湖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停放服务分类收费标准》来了,标准如下:

(图片来源于湖州市发改委)备注:1、市民服务中心1小时以内(含)免费。2、停车收费管理区域划分。一类区为凤凰路—白鱼潭路—外环东路—环城南路—杭长桥路以内(含)区域及南太湖新区渔人码头周边区域,包括区域内各类停车场及道路泊位;中心城区范围一类区以外的区域为二类区;道路泊位核心区为龙溪南路—环城西路—车站路—莲花庄路—横塘路—潜园路—建设路—环城南路—环城东路—临湖桥—环城北路—劳动路—苕溪大桥—环城河—龙溪大桥相交范围内(含)道路泊位。

3

一开始,网友对公免车位改为收费车位消息就措不及防,到公告收费标准的公布,网友们对此的议论一直不断,从针对此次公免车位改收费的合法性、可行性,到公告中收费的标准,以及公免改为收费的目的和今后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在南太湖论坛,针对此话题的帖子多达二十多帖。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网友们又是怎么看的呢,纷纷发表评论:

反对收费。希望楼主和楼上都仔细思量当初划公免车位时的初心和意义。做人做事要不忘初心,才能方的始终。

2小时免费,然后每小时5块钱可以接受,4个小时足够办事了,主要是赶走那些长期占位的居民。

1.现在由城投集团新成立的停车公司去管理湖州所有的停车场和道路以前的咪表停车和道路公免停车,收目前车位编号10万起,这么多的停车费用的收取,如果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们是双手赞成,要从制度上杜绝中饱私囊,账目要定期空开,社会监督。

2,关键是停车的费用怎么计算合理统筹,比如以前在一些小区边上的道路上有许多公免停车位,是为了解决周边小区晚上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如果这部分车位全部按停车场收费5元2小时,30分钟免费,24小时25元收取的话,周边小区这些车位晚上估计会空出很多,因为停车费太贵,停不起。这样的话没有起到市领导解决问题的初衷。所以要统筹计划收费标准,不能一刀切,错峰停车,怎么安排是管理者需要计算。

3,还有白天办事情在道路边车位停车,既然所有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数据已经联网,大数据了,停车费也可以合理制定,比如,月卡或年卡。。当然费用必须比较亲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和私企一样追求利润的较大化。

收费监管都没说出来,谈什么收费?收了以后再谈怎么监管?你没监管,我去看了有什么用呢?连个标准都没有。不都是政府说了算?我就想说的是收费了,我们老百姓有啥实在的补贴没有。

还不如免费,抢得到还可以停一下。抢不到也认了 。不过基本上抢不到。物业可以承诺钱分给业主,政府可以吗?分给老百姓?一毛钱也不错啊,一分也是爱。不要光收钱,然后就没然后了。

表明个人观点:支持收费。收费标准相对优惠。所收费用可监管有透明度。

1:支持收费的理由:公用资源不等于先到先得的免费资源。对使用者收费,再返还给全体民众,才是真正的公用。如果免费,先到先得,那么请问:是否会损害到那些长期不占用资源的民众的利益呢?

2:收费相对优惠。但为防止僵尸车长期占用,收费标准又不能定的太低。

3:所收费用应可监管,有透明度,返还给全体业主。对于市政车位,那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小区车位,那就应视为全体业主的收益。

至于所谓韭菜,P民,被到处收钱,工资不涨......对不起,如果真那么苦,就别开车了吧。公交那么发达,何必一定要买车呢?短途骑骑电瓶车也很好么。

公共资源应该由政府部门来管理和收费。

合理的收费是支持的,只要收的钱是公有而不进私人腰包即可。大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钱去哪里了!!! 

说到底,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完全意义的公开透明过,才让人没法接受啊……

享用停车权利,就应该付费。至于该怎么收费,可以结合市场经济与便民优惠的角度来综合考虑。

不论是何种形式,透明,公示,可监督,可查,可追责。。。这些是最重要的,否则,难以服众。

各有利弊吧,对于僵尸车,的确有利,对于人民来说,什么都是钱,但是如果规定夜间17点到第二天上午7.45不收费,我觉得这个可以。

不好说~收费确实能杜绝一些僵尸车、长期霸占车位的停车,给确实需要停车的人停车,但是,公共资源大家都有权利去享受资源,不管人家是不是僵尸车,或者恶意霸占的,这也只能说明道德上有问题,但是他们没有触犯法律。针对小区我很赞同你的想法!

不管是公免还是小区物业租车位,只要大部分人同意,就没问题。各有各的道理。走程序,公布,大多数人同意,就可以执行。

除了费用可监督外,这里面还有个如何定价,能做到动态平衡,利用率较大的问题。

带有市场经济性质的公共资源,免费使用,先到先得,这个摆明就是一种争抢文化,丛林文化。有失公平公正,是对那些拥有股权但却很少享用资源的股东 的利益侵犯。

有偿使用,谁使用谁付费,收益分红,才是公正文明的方式。

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都收费了的话,出趟远门,车都不敢停外面了,也不方便,还有,逼着大家都去买车库,没有车库,车子都停不起了。

说好的人,其实是老百性自己在折磨自己,道路两侧都应该公免,不应该一刀切,太死板了,要说僵尸车也可以用制度控制很简单,场地,地下,这种建设性车库应该为收费也无可厚非……

请问,如果都收费了,还叫公共资源吗,今天你停了,明天别人停了,不是很平常吗,你不去停难道还不允许别人停?

如果停个车都停出不公平,那么是不是街上占用的自行车、电动车停车都要收费,那些难道不是公共区域吗,不是城市一部分吗,那是不是走在路上走多久都得按时间收费?

如果论公共资源,政府机构,行政单位那些办公场所内的车位算不算公共资源,是不是也得改成收费。

其实公免车位无非是政府在整个城区结构内划出一些地皮作为大家都自由享用的车位,讲究先来后到,这么简单的事情,非常扯的那么复杂,这个车位的维护等预算支出是政府的其中部分,都是从财政收入里划分出来的,财政收入本身也是取之于民的。这个公免车位无关什么牌照、什么地方人都可以自由享用。可以说,城市提供的公免车位越多,对市民和外来人口的包容性就越高,城市幸福指数也越高。 

关于僵尸车问题。我觉得应该加强巡查和记录工作。这才是治标治本的方法。不收费也可以限制时间呀,超过几天比如一周,就拖走,摄像机图像处理确定时间。从网友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于公免车位改收费车位的做法大家各有说辞,除一部分人赞同外大多数网友反对公免车位改为收费车位。此外,网友议论最多的还是收费公告中的内容所涉及的收费问题。首先,白天免费停放的时间为15分钟标准太短。目前市内大多数商场及公共停车场免费停放时间都在30分钟,国内除特大城市外,许多城市都已把15分钟免费停放时间逐渐延长至30分钟。以被称为停车难问题超过北京上海的苏州为例,苏州市3月1日起,根据《苏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规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机动车停车场免费停放时间不得低于三十分钟”,有些区域甚至达到2小时的免费停车时间。其次收费太贵。以核心区域为例,3元/半小时的起始价,此后3.5元/半小时的定价,也就是停4小时需缴费27元,大大超出一般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而且从收费标准来看没有设定收费封顶制度,与大多数城市设定的收费标准设有封顶制度相比,缺少人性化管理。有网友在南太湖论坛发起了投票,在“大家对湖州停车的新政策有什么想法”关于收费金额的投票中,超过80%的网友认为目前制定的收费“太贵”了。

(来源:南太湖论坛)此外,也有网友认为公免车位改成收费车位,从方案启动到完成收费改造后移交收费,中间调研时间是否足够,涉及收费的民生问题,切勿操之过急。更有网友尖锐提出,用收费来分配车位的使用率和停放时间,给老百姓增加了出行成本,是一种退步的表现。当然也有部分网友赞同收费做法,认为公免车位的设置缓解了停车难的同时,也出现过许多问题,“公免车位上的‘僵尸车’要停多久”、“商家门前乱‘圈地’公免车位改姓‘私’”等现象和呼声一直不断,人们也呼吁和希望有关部门对这类乱象加强管理。通过收费有偿使用,使原有公免车位的利用更合理有效。

4

本次公免车位改为市场化有偿收费管理,从落实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要求,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进一步提升道路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停车难”这一突出问题所有积极意义,但在免费停放时长和较贵的收费标准方面网友们觉得还值得商榷。而对于相比收费标准的多少,让网友们更关心的是收取费用的去向和透明化。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外延,通过更加合理的规划,配合大数据智能停车系统的完善和应用 ,期望停车难问题将会得到更大的缓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