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运动,楼市里有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被割的“韭菜们”哭辽

湖州楼市发布 2019-03-09 11:08: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徐鑫不知道市场多久会转暖,但是他始终认为,卖铲子是楼市里少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依靠大势而赚到钱的炒房客们,以为自己是宏观高手,人中优质,其实不过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泥沙俱下而已。

01  沪漂生活

2010年那年徐鑫22岁,大学毕业的他收入低到每个月几乎不需要交个税。转折出现在2013年,他在网上投了些简历,选择了相对薪水最多的一家购房咨询公司。

入职时才发现,公司加他才三个人,四十多岁秃顶的男人是公司老板何总,另外一个女生,也是才进公司的。

何总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19世纪,美国西部掀起一波淘金热潮,无数怀揣着暴富梦的人蜂拥而至,结果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淘到金子。

在那一波热潮里,真正赚到钱的人,是向淘金者贩卖铁锹,也就铲子的人。

其中的逻辑简单粗暴:不是每个人都能淘到金子,而只要有人淘金,那么卖铲子就是一门好生意。

这么多年过去了,卖铲子这门生意不仅没被淘汰,反而在不同领域,发展出了更多的分枝和流派。

在房产圈,如果说房产中介是初级卖铲子的人,你们就是高阶卖铲子的人。

02  推上神坛

在何总的指导下,徐鑫被包装成一个深谙经济周期,踏准楼市节奏,巧妙利用金融杠杆的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大量买房并且赚到钱的的超级大神。

另一个女生,毕业一年不到的她,则被包装成在毕马威KPMG工作数年的高级金融师,换上了洋气的英文名Jolin。

徐鑫起初很惶恐,担心自己扮演不好这个角色会露馅。

何总安慰他:别担心,只要把你包装成在楼市里赚到钱的样子,那么你所有的话都是真理,所有的操作都是正确无比的。

伟大事业开始启动。

2013年12月31号晚上,徐鑫与何总,jolin一起将打磨的毫无漏洞的帖子《升阶之路道阻且长,但是我已经在路上》在多个论坛发出来了。

一瞬间,热度不断攀升,徐鑫的微信被加爆了。

很多网友上来就是“老师”“大神”“徐总”称呼徐鑫,向他咨询和请教,徐鑫按照事先恶补的知识一通回答。

那些回复在自己看来破绽百出,但狂热的网友却并没有注意到,而是一直大呼感谢并搭配微信红包作为报答。

后来徐鑫才知道,那叫做幸存者偏差,人们能看到的,只是经过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至于筛选的过程,就被忽略掉了。

所以,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幸存者的每个决定和观点都是成功的必然原因。

徐鑫慢慢意识到,这个时代向中产贩卖焦虑、向年轻人鼓吹消费主义、向普通人兜售成功学才是赚钱的好方法。

徐鑫朋友圈的常规回复风格

在扮成成功投资客的三个月后,何总提醒徐鑫要开始考虑变现,在何总的指导下,徐鑫变现手段花样百出。

一对一案例微信一小时私信咨询,高昂收费的线下讲座,推荐楼盘团购,从中抽水,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变现手段徐鑫都用上了。

徐鑫建立了收费vip永久微信粉丝互助群,每天会在群里分享经济学理论和买房指南。

知识星球,微博问答等等,也陆续打开,在里面,徐鑫常常指导粉丝解读宏观政策和价格洼地。

这是徐鑫的特别领域,他就是神。

03  徐鑫的套路

“短期看货币,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楼市的基本逻辑,在徐鑫这里完全不重要,因为粉丝不在乎。

楼市走向只有两个走势,涨和跌,粉丝只想从徐鑫嘴里得到最简单的答案,现在是不是能买入,能买哪里。

有了欲望就容易被控制,徐鑫从来不正面回答粉丝的问题,如果仔细一点,不难发现徐鑫的套路。

1、模棱两可的观点。区域分析中,徐鑫的回答只有两类,火热的地区,他的观点永远是短期看涨,长期看跌,调控区,他总是短期看跌,长期看涨。

这样一来,徐鑫就有了足够的余地周璇,当某地突然出现一波行情,徐鑫马上翻出当年的发言,来印证此时的涨跌行情。

2、故弄玄虚的回复。如果粉丝问起楼市未来半年的走势,徐鑫则会搬出一波夹杂着晦涩词语的“专业”分析。

徐鑫的小密圈,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房价会保持继续探底的过程中发生无序波动,接着进入短周期的上行通道,价格回升。

估计连徐鑫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在说什么,但这样分析却让粉丝大呼牛X。

3、打太极的回答方式。楼市投资是宏观和微观并重的一门课程,微观方面需要掌握户型,朝向楼层,还要注意周边配套,学区交通和贷款年限。

宏观方面关系国内外形势,货币政策,汇率形势,周期等等问题,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也给徐鑫很大的摆脱空间。

偶有粉丝因为选筹错误来责难徐鑫,巧舌如簧的徐鑫则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开反驳,粉丝被堵的哑口无言。

除此之外,徐鑫更是把所有的政策新闻,都解读成楼市利好,呼吁粉丝疯狂买入。

就这样,徐鑫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粉丝们的拥护,让他沉浸在这场造神运动的金字塔顶端的自豪感中。

04  危机比涨薪来的早

2016年8月,限购开始重启,徐鑫看多的几个城市,房价走势似乎有转空的趋势,唱多的徐鑫收益骤减。

2017年,限贷限售继续加码,让很多城市的资产流动性,熄了火,时间一个月一个月过去,而那些贷来的资金是有成本的。

很多跟着徐鑫买房的高杠杆粉丝也被巨大的月供搞得焦头烂额,很多粉丝因此现金流断裂,而不得不低价抛售房产。

投资市场中,每当趋势来临,蜂拥而上的人努力追赶,他们需要承担风险,因为成功与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卖铲子则不一样,只要趋势不变,那么别人的不确定性却可以成就自己的确定性。

05  新的征程

徐鑫不知道市场多久会转暖,但是他始终认为,卖铲子是楼市里少有稳赚不赔的生意。

依靠大势而赚到钱的炒房客们,以为自己是宏观高手,人中优质,其实不过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泥沙俱下而已。

夜深了,徐鑫换了个马甲,在各大论坛推送着自己新写的帖子:《用两年时间从投行顾问到资产过亿,我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许芹,我从2003年开始在投行工作,现在我正式从工作辞职,因为我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我想给大家分析,我是如何从房产上赚到钱的......

新一轮的造神开始了。

ps: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写,请勿对号入座。

▍来源:一勺言(原标题:中国楼市割韭菜套路<案例版>),文章有删减,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白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